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

執著一些事

你有執著的東西嗎? 執著的力量很大,小的可以為了納米的距離而苦惱,大的可能牽涉生命。報章報導的也不少,例如:某男子求愛不遂而自殺、某女星為上位而出賣肉體、某國科學家堅持數十載終發明語言晶片植入人體等等。早前,香港一套電影叫《狂舞派》,其宣傳口號「為了___,你可以去到幾盡」。你為何會執著?箇中原因千千萬萬,為了名利,為了佔有,為了控制,為了某人或某價值,為了無關痛養的事情,正如強迫症一樣(對了,我有強迫症的)可以沒有一絲的原因。

我執著的事情,是文化和文字。
人沒可能沒文化的,因為人就是文化。你聽說過動物有文化嗎?在我來說是沒有的,若有,則是我們賦予給動物的目的(簡單點來說,目的換成情感,如果你快樂,你會把你情感投射給別人上,認為別人也是快樂)。文字,則是基於文化的根基,成為文化的符號,跟言語有種雙胞胎的關係。忽然想起「有蛋先定雞先」的問題,如同文化和文字的問題,應是並存。

近年,眼巴巴看著繁體字和沿用的詞語慢慢地被刪改,心有不甘,所以我更執著「兩文」。

「硬頸」系列有:
一.中文來說,只買繁體字的書藉(連本身的文字也不珍惜,實在要不得!)
二.向家人和朋友糾正(以我所知的)詞語正確的用法,例如
       優化 ✘      改善/美化 ✔
       素質 ✘      質素 ✔
       春節 ✘      農曆新年 ✔
       適切 ✘      適當 ✔
       聯繫 ✘      聯絡 ✔
       關注 ✘      關心 ✔ (以我所知,關注喺廣東話本應有關心問題嘅意思,例如關注老人健康問題。𠵱家啲人,郁啲都用「關注」,真係有咁多問題要「關注」)
       基本建設 ✘      基礎建設 ✔
       加大力度 ✘      增加/加強 ✔
       外帶 ✘      外賣 ✔
三.堅持寫繁體字
四.向外國推廣繁體字和廣東話,向他們解說廣東話跟普通話的分別(你知道嗎?到外地旅遊,當地人友善地同你講普通話嘅「你好」,真係難聽過粗口!)
五.購買港版的影碟

為何日本可以堅持無數間的百年老店?日本為何仍堅持京都的面目?你可以說日本人執著,食古不化,固執,但若然不堅持,怎能堅守國家的根源,文化的傳承。
若文化和文化產物盡失,即植物缺根,零落殆盡,人也即是。有見及此,正義感跟近年的樓價一樣直線上升,激發了很多的熱情。有些事,是我們應該做的。
不要計較少少的金錢,毅然放棄購買繁體書的機會!買的,是一份文化流傳和推廣。金錢可買的有好多,買不下的亦有,如文化、文字、時間、青春等等。你大可用金錢買下字體,卻不了文字;可用金錢買下歷史悠久的品牌,卻買不了文化精神;可用金錢買下大量鐘錶,卻買不了一秒的時間。

如果用一生去做一件事,我會毫不猶疑的答:堅持原有文化的同時,建立自己的文化,走自己屬於自己的路。

聯想起小津安二郎的一本書說:「我是賣豆腐的,所以我只做豆腐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