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廣告觀點﹣﹣法國特福 球斧IH電飯煲 2015 廣告

近來,不知何時的風氣,出現愈賣愈貴的電飯煲。起初,好像是日本品牌帶起的,現在有法國特福加入戰團分一杯羹。為什麼可以賣貴一貴?有何特別之處?由蘋果動新聞回答你吧!

一萬蚊個電飯煲 點解貴得咁離譜
https://youtu.be/gre9_qJyRUk



 
 
法國特福 球斧IH電飯煲 2015 廣告
https://youtu.be/6FgQsnIAu54


(以下全女聲VO 演出)
[ 00:06 ] 想食柴火飯?
[ 00:08 ] 就用法國德福球釜IH 電飯煲
[ 00:11 ] 創新球形厚釜技術,令每一粒米都飲飽水
[ 00:15 ] 想食柴火飯?
[ 00:16 ] 求人不如球釜
[ 00:18 ] 法國特福,少不了的好主意


這次主要說的是《法國特福 球斧IH電飯煲 2015 廣告》。

不用看,只需要用心聽,這20 秒的廣告,你會一頭霧水,對!是滿頭霧水!

什麼「求人不如球釜(音:苦)」?真的「自High 到痴孖筋」的廣告。我明白廣告想食「求人不如求己」這句話,再來有點關係的斧頭和釜(即現今的鐵鍋),另外加上「因為好重要,所以要說三遍」的「想食柴火飯」這句(雖然只有兩遍,但相隔10 秒內提出兩遍,效果相若)。

結果呢?(請選出一個正確例子)
苦食柴火飯、斧食柴火飯、釜食柴火飯。



首先,不能理解強加「求人不如求己」這個梗。了解到想食柴火飯的決心,又沒有足夠體力把柴木不斷劈劈劈,最後得到香噴噴的柴火飯。以上的原因,你只需要付出「金錢」,你便可以擁有求人不如求己的柴火飯(煲)一個。別忘了,最高級的,是你自己不費力氣,請別人替你炊飯或是外出用膳。

接著,是文字梗的問題。哪裡來的「球釜」?我明白,「球」的原因是電飯煲內裡是球形內鍋的設計,令每粒米都彈性滿滿,口感得到滿足。「釜」是代表古代的鐵鍋的字。結合後,成為新的東西「球釜來了」。宇宙,從此就來了一個笑點很低的外星人喔。如果這是用來搞笑便好了,起碼它是一個明確的主題。如果以梗來說,是勝了。可是呢,作為銷售產品而言,是一個致命傷!世界的(尤見香港)普遍社會價值,以享樂主義為主,求樂避苦,現在卻為煮飯而「球釜」,是不是開玩笑?再者,「講意頭」來說,「球釜」絕不會令上一輩而動容,誰會想「求苦」呢?

另外呢,沒有其他非常特別的賣點可說,於是說了多次的「想食柴火飯」。

圖片來源:影片截圖(加了少少自製)

你發現了錯處嗎?(唔準諗,即刻答!)
究竟誰的「釜」和誰的「斧」,是對呢?

如果說起梗,自發的想起這些……
「釜斧堅持   經已沒意思」 (容祖兒﹣16 號愛人)
「大人,小女子有事釜斧相球」
「兩苦相爭,釜斧得利」
「釜盡金來」
「釜心自問」


一個言簡意賅的廣告,又要觀眾受落,加上創意力十足,是多麼的困難。如果這個《法國特福 球斧IH電飯煲 2015 廣告》少一點想傳遞訊息,又好好整理當中的內容(唔好咁貪心好無?),效果很不一樣。

例如呢,最後的可改成「法國特福   少不了的好煮意」,又或是特別的說明「球形」的賣點,又又又或者將「想食柴火飯」改成一首歌。



最後呢,抱歉,我對柴火飯興趣不大。始終認為,不論飯多美味,重點是跟「誰」一起吃呢!

鹹魚白菜也好好味ー♪

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

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

食字﹣﹣請問,你仲有無隻秋?

看完兩場蘇打綠演唱會後,心情興奮,於是到旺角的信和補購數隻未購入的CD。

在一間CD 店,找到了《夏/狂熱》,還想找別的,問問老闆:「唔該,我想問,你仲有無隻<秋>?」(其實,我忘了CD 的全名《秋:故事》,只是記得<秋>)

老闆靜了數秒,一回神,便到不明的角落找來一隻簽名版《秋:故事》。

結果呢,我只是買了《夏/狂熱》。因為,我不需要簽名的光環喔!(事實上,近來的金錢花得七七八八……)

後來,步出CD 店,才想起這個冷冷的笑話。




「嗨!你仲有無隻〈秋〉?」

「隻抽?好難無試過咯。已經有大抽、細抽、元秋、靚抽、水已抽、手挽抽、鄭少秋……」




(回程的時候,還在糾結怎麼說才好。最後,我想到了!應該問老闆:「唔該,我想問,你仲無〈秋〉𠵱隻CD 呢?」。人生,果然不能再重來了。)

  

好了,終於集齊了春夏秋(還是夏春秋?)。把三季的思念注滿,滿滿期待冬的來臨,洋溢好過冬。

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

廣告觀點﹣﹣香港保險廣告2014 英國保誠 Prudential《保誠癌症全護計劃》

啊,天咧!近來電視機壞掉(沒法聽深夜節目《他來自江湖》),其實人也壞掉了。

以下要說的,是我近期比較不喜歡的廣告。

香港保險廣告2014 英國保誠 Prudential《保誠癌症全護計劃》
https://youtu.be/YRPxqyn0dV4




內容大約是:
一個model 的癌症,自言自語一輪。後來呢,哦!原來看中了中年男人,是他下一個癌症獵物。突然他扔爛了杯(我知我知,引起注意),之後就走,還要帥帥的昂然地踏步並說:「你準備好未?」。(唔好玩啦,你喺茶餐廳扔爛杯碟,無人捉你小你%$#@*^&你叫你賠錢?少年,你應該去錯了地方,就不是地球喔!)

[ 00:01 ] 癌症:每20 分鐘,有一個香港人條命,喺我手上
[ 00:04 ] 癌症:想贏我?有好多關要過
[ 00:08 ] 癌症:下個目標,係佢(目怒凶光視向男人)
[ 00:13 ] 癌症:唔記得講,我係癌症
[ 00:15 ] (癌症扔爛奶茶杯)(其後,眾人注視癌症)
[ 00:16 ]  VO(應該係鄭子誠):抗癌要有充足準備,保誠癌症全護計劃,全面覆蓋確診,癌症治療,以致復康療程
[ 00:24 ] 癌症:你準備好未?
[ 00:26 ] VO:英國保誠,用心聆聽,更知你心




首先,給我第一感覺就是:「頂,你想拍咩呀?」
(先不說癌症先生不像死神)(其實癌症先生已經交到戲)
角色方面,如果你想把「癌症」擬人化,就不會「超hea」的叫他做癌症。應該會替他起名字,例如:「癌神」(我知道這個有點爛)和癌生。
然後啦,表達不到目標為什麼會遇上癌症。正常地,會暗示他的患癌原因,如,吃太多燶掉的食物、先天基因問題、習慣等。
中心思想方面,「你準備好未?」,即每個人都會有可能有癌症,即要投保才有患癌準備,真的大吉利是!我知道終極是要說,公司現在有一個專為(怕死的你)癌症保險計劃。但是呢,故事跟VO(即要sell 嘅嘢)完全牛頭不對馬嘴,有關的,只是癌症僅僅如此。
行為方面,癌症為什麼要扔爛奶茶杯?有點多餘的動作。如果知道廣告是沒法讓你注意,不是刻意做出聲響和動作便算了,應該好好想想故事的高潮位,不是拋拋扔扔做出來而毫無意義的事情。為做而做,出來的是反效果。
情節呢,以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呈現(喔,好深奧!)。試問,一個男人在香港扔爛杯碟後想賴賬的走去,是.不.可.能.吧!眾人只是帶點恐慌注視他,卻沒職員嚷他埋單,不會吧!假設,癌症是個瘋子,為什麼沒人用手機把他拍下來,之後上載facebook和youtube等?如果癌症是透明的,那麼為什麼眾人可以望著他拂袖離去,而不可作出反應?(我知了,眾人無準備好!),但癌症你走了,即男人是否會無事?癌症,你不是緊貼著那位男人hehe 嘛。天啊,會否太難了解發生什麼嗎?
文字呢,是「康復」,不是「復康」!你是給香港人看嗎?那不要在香港賣廣告吧!關於正字方面,實在太長的故事,請容許我之後有機會再談吧。




總之,這個廣告很成功讓我進一步討厭保險這回事。(拍手)

明顯地,保險業績賺了很多(太多的藉口讓你供完一份又一份,買了一份又一份。轉頭呢,又話唔保啦,之前講好咗,係你無留意6pt 字的細則。一係話你之前供嗰陣追不上通脹,要你繼續養肥佢同政府),總要花些錢喔!但可否一不要好像滿有深度的呢?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故事,這叫成功嗎?(可能有好多人都明,都係嗰句,廣告你識條鐵咩?)

保險呢,即說明了「保証你危險」。  你買保險,抑或保險買起你?真的who怕who,誰怕誰!(這個啦,是我近日看完蘇打綠演唱會青峰所說的東西啊!)

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

廣告觀點﹣﹣睇住呀!保誠「守護一生」電視廣告 × 海洋公園 澳洲歷奇 2015 廣告

「撞橋」是常見,撞的主題很可能是一些時事熱話,或是炒熱的潮語。這次要說的是近日的﹣﹣「睇住呀!」

「睇住呀!」事源,是以下這個訪問。
東張西望呀叔: 睇住呀!



https://youtu.be/R7pstqkzDZg
(想快點睇住呀,可點擊到1:23)




而近日「撞橋」的兩個廣告,則是保誠保險和海洋公園的。
它們同樣地撞正「睇住呀!」,兩個不同類別的廣告,看看怎樣用「睇住呀!」。


保誠「守護一生」電視廣告

 

https://youtu.be/IW9BtSpRepU

海洋公園 澳洲歷奇 2015 廣告



https://youtu.be/X-ydSw18o-4




先說保誠的,它本身是一間來自英國的保險公司, 也有廣告資料庫,這是相當一讚的!作為一間公司,如果不能好好為自己的東西分類,實在有點說不過呢。資料整理,對公司和客人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,除了方便彼此,作為一個客人,會對公司大增信心,增加好感度。

這次的廣告內容,大約講述父親和兒子的日常生活,兒子相當活潑,父親憂心(又大驚小怪)兒子安全,不論兒子做什麼,父親都會用不同口吻說「睇住呀!」。最後兒子感受到父親的愛(倒不如說父親成功洗腦),兒子睡夢中亦說「睇住呀」。

[ 00:03 ] 父親(溫柔的):睇住呀
[ 00:09 ] 父親(緊急的):睇住呀!
[ 00:13 ] 父親(小小緊急的):睇住呀!
[ 00:15 ] 父親(不經意的):睇住呀
[ 00:17 ] 父親(溫柔的):睇住呀
[ 00:18 ] 父親(放不下的心):睇住嘞吓 
[ 00:21 ] 父親(緊急的):睇住呀!

(先不說00:23﹣00:24 的剪接有點突兀 )

[ 00:31 ] 旁白:想佢將來都有你照顧
[ 00:33 ] 旁白:由保誠全新子女計劃開始
[ 00:35 ] 旁白:為佢進修、工作同置業累積儲備

[ 00:40 ] 兒子(睡夢中):睇住呀

[ 00:41 ] 旁白:英國保誠,用心聆聽,更知你心

整個廣告總共有45 秒,未計「睇住嘞吓」,單單只是「睇住呀」,已經有七句,即是平均6.4 秒有一句「睇住呀」。「真心煩到抽筋!」想洗腦,重覆三次已經成功了,還要多一倍。

正常一個人,甚少用「睇住呀!」作為口頭禪。憑我想像,「睇住呀!」作為口頭禪,那人一定非
奸即盜,例如,電影中的不良份子經常用的一句:「𡃁仔,你好嘢!睇住呀你!」。又或者,那人經常遇到冒失鬼,冒失鬼經常「撞板」,那人一定經常對冒失鬼說:「睇住吖,你!成日咁唔小心!」總之,「睇住呀」並不是一個好的口頭禪。

旁白更是現時父母的(歪曲)心聲!父母照顧子女到進修,還可以理解,但要去到為父母要照顧子女到工作和置業,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在我而言,延續下一代某程度是愛的一種,同時也是自私的行為。延續下一代,除了為本身城市提供原動力,為社會得以繼續,個人層面實是一種追求永恆的舉動。一般人,對於血脈和近親十分重視,總是覺得死後留點東西在世上,例如子女、金錢、名譽等,好像肉身不在,卻靈魂健全在世上遊走。基於人性,一定給下一代最好的(換著我也會)。理由呢?寄望下一代是更完美的自己!把現在的不完美、未達成的願望、缺失等,由下一代替你實現你所想的完美和願望(普遍最易達成一定是物質或是證書),所以呢,下一代比上一代進化。

廣告成功播出,可能正好描述當下社會父母心態。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」,但作為一個父母,不是應該好好讓兒女跌過,好好體驗人生才是。只要不是太危險,都應該讓兒子試試亦不錯。廣告中的父親未免太過緊張了吧!(重點父親只有一句「睇住呀!」)兒子長大後,難道只有一句不合邏輯的「睇住呀」。

這次的保誠廣告,好像食錯潮語洗錯腦,但是成功擊到父母的心聲。究竟廣告應該是隆胸取悅觀眾,還是用心討好群眾?




接下來,要說是海洋公園的廣告。

海洋公園這次的廣告目的,大抵是宣傳新澳洲展館和全年証限定優惠。找來袋鼠、樹熊、熊貓一起視像通話,加上配音在[ 00:09 ] 大叫「睇住呀!」,還有[ 00:28 ] 大叫而聽不清楚的「邊個喺度笑?」,大致以聲奪人的廣告。

「睇住呀!」這句,亦沒必要出現的需要,有點強行的感覺,而整句感覺「參考」了<電視宣傳短片﹣﹣鋁窗穩固,你我安全>的[ 00:15 ] 的聲氣,兩個廣告應該找了林海峰配音。鋁窗安全廣告,配音急促大叫是符合情節需要,因為危險,所以要聲浪大引起別人的注意。相對之下,海洋公園所用的聲浪大的理由,欠缺有力原因。假設,跟朋友視像通話,除非那人本身是神經病,正常來說不會忽然大叫大聲地說話,朋友必定臭罵那人,耳膜會痛的!

一面「睇住呀!」,一面畫面上按下Enter,再大叫聽不清楚的「睇住呀!」,旁白亦接著說:

[ 00:10 ] 旁白:海洋公園澳洲歷奇,有小袋鼠樹熊教你Lohas 生活態度

接下來的畫面是一群袋鼠跳動和樹熊懶懶的出現,繼續動物的視像通話。另外,太多的角色和聲音,不能讓觀眾在短短30 秒專心吸收內容(雖然他們想製造熱鬧)。

(又先不說熊貓有黑眼圈的梗,笑點很低)

好了,什麼是Lohas 呢?接照百科維基的參考,樂活族(即Lohas )大約是快樂價值觀、追求健康、有機生活、注重環保等等。那,走一趟澳洲歷奇展館會令生活Lohas 多一點嗎?Lohas 的生活態度是大時趨勢,擊中的目標群是(懶係)對生活有要求的人,腦裡渴望和憧憬的生活,有多少人做得到「樂活族」(我知道說穿了是難受的)。Lohas 跟海洋公園所做的拉不上什麼關係,人山人海的海洋公園大部分不是香港人(請自己參透是什麼東西多)。細心留意,百科維基最底中的參見和相關,的確有點矛盾(反消費主義 VS 日出康城幕後東主兩個)。你買的,你住的,你活的,盡是不同不協調的心態,不能「言行一致」。不少人可以買到數千元的潮流服飾,但多少人可以襯出那種感覺和美感?

圖片來源:百科維基的截圖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8%82%E6%B4%BB%E6%97%8F

整個廣告,最實用的資訊只有兩個,第一是澳洲新展館即將開幕,第二是全年証限定優惠。動物中的對話,個人認為是內容空洞,填滿大部分的廣告時間。「睇住呀!」亦不是重點內容,只是想以聲浪大,輕輕的沾上潮語熱話,引起年青人共鳴。

嗯,如果以大聲來吸引耳朵聽廣告,算是成功的。可是呢,以上用「大聲」來表達的兩句旁白,真的最聽不清楚的兩句,而其他的動物對白卻是清清楚楚的,原因何在呢?真的,我首次看這個廣告,真的被嚇倒。後來再看,只是意識到這次海洋公園的廣告而已。有30 秒廣告,要推介兩個資訊,其實都綽綽有餘。嗯,會否用「澳洲在香港」的概念會更好呢?重點是不用乘搭飛機可親親袋鼠和樹熊(雖然這個是老掉牙的點子)。再多點宣傳,會否弄一個「澳洲體驗日大抽獎」,讓幸運兒會照顧袋鼠或樹熊半天。感覺總好過現在的……




總括而言,兩個廣告雖然撞正「睇住呀!」這句潮語,可是他們所表現的方法和推廣產品不同,如有雷同,實屬巧合。他們(應該?)擊中目標群眾,但略有不足的地方,希望將來會出現更好的廣告吧!

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

執著一些事

你有執著的東西嗎? 執著的力量很大,小的可以為了納米的距離而苦惱,大的可能牽涉生命。報章報導的也不少,例如:某男子求愛不遂而自殺、某女星為上位而出賣肉體、某國科學家堅持數十載終發明語言晶片植入人體等等。早前,香港一套電影叫《狂舞派》,其宣傳口號「為了___,你可以去到幾盡」。你為何會執著?箇中原因千千萬萬,為了名利,為了佔有,為了控制,為了某人或某價值,為了無關痛養的事情,正如強迫症一樣(對了,我有強迫症的)可以沒有一絲的原因。

我執著的事情,是文化和文字。
人沒可能沒文化的,因為人就是文化。你聽說過動物有文化嗎?在我來說是沒有的,若有,則是我們賦予給動物的目的(簡單點來說,目的換成情感,如果你快樂,你會把你情感投射給別人上,認為別人也是快樂)。文字,則是基於文化的根基,成為文化的符號,跟言語有種雙胞胎的關係。忽然想起「有蛋先定雞先」的問題,如同文化和文字的問題,應是並存。

近年,眼巴巴看著繁體字和沿用的詞語慢慢地被刪改,心有不甘,所以我更執著「兩文」。

「硬頸」系列有:
一.中文來說,只買繁體字的書藉(連本身的文字也不珍惜,實在要不得!)
二.向家人和朋友糾正(以我所知的)詞語正確的用法,例如
       優化 ✘      改善/美化 ✔
       素質 ✘      質素 ✔
       春節 ✘      農曆新年 ✔
       適切 ✘      適當 ✔
       聯繫 ✘      聯絡 ✔
       關注 ✘      關心 ✔ (以我所知,關注喺廣東話本應有關心問題嘅意思,例如關注老人健康問題。𠵱家啲人,郁啲都用「關注」,真係有咁多問題要「關注」)
       基本建設 ✘      基礎建設 ✔
       加大力度 ✘      增加/加強 ✔
       外帶 ✘      外賣 ✔
三.堅持寫繁體字
四.向外國推廣繁體字和廣東話,向他們解說廣東話跟普通話的分別(你知道嗎?到外地旅遊,當地人友善地同你講普通話嘅「你好」,真係難聽過粗口!)
五.購買港版的影碟

為何日本可以堅持無數間的百年老店?日本為何仍堅持京都的面目?你可以說日本人執著,食古不化,固執,但若然不堅持,怎能堅守國家的根源,文化的傳承。
若文化和文化產物盡失,即植物缺根,零落殆盡,人也即是。有見及此,正義感跟近年的樓價一樣直線上升,激發了很多的熱情。有些事,是我們應該做的。
不要計較少少的金錢,毅然放棄購買繁體書的機會!買的,是一份文化流傳和推廣。金錢可買的有好多,買不下的亦有,如文化、文字、時間、青春等等。你大可用金錢買下字體,卻不了文字;可用金錢買下歷史悠久的品牌,卻買不了文化精神;可用金錢買下大量鐘錶,卻買不了一秒的時間。

如果用一生去做一件事,我會毫不猶疑的答:堅持原有文化的同時,建立自己的文化,走自己屬於自己的路。

聯想起小津安二郎的一本書說:「我是賣豆腐的,所以我只做豆腐」。

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

廣告觀點﹣﹣康業信貸快遞 x 陳奐仁 2015

這次廣告的目的幾簡單,就是推廣它的電話號碼,2110 2110,而廣告歌食「2110」幾個音。
不得不佩服作曲的人,單憑2110 這幾個音,作一首歌。
歌詞則可不費吹灰之力便成功達致「洗腦」。
支歌都頗「洗腦」,對《康業》的電話都幾入腦。
2110 2110,好了,佢已經達成目的了。
陳不陳奐仁,重要嗎?
不過呢,用孩子帶出借貸的,好像有點不太像樣。
從小灌輸借貸的觀念,有點不太對勁。雖然加了小孩,無疑令到畫面溫馨多點點,亦令本身件事加了點點分,但個廣告好像沒有亦可,只是悶悶的一個陳奐仁在畫面出現。
歌曲已經很搶耳了,接下來只要美美的,正正常常就可以過關了。

不過,這支廣告反應很不一致,網上的說它很「煩膠」,「不要再播了」等等評語。
可是呢,在街上我親身聽見一個嬸嬸卻很讚這支廣告:「我幾鍾意2110嗰廣告咯,起碼記得先啦!好過呢個(話說是她看到實惠播放實惠小小宇宙的廣告),都唔知拍乜!」
難道像某人說:「咩人睇咩戲啦」
「咩人睇咩廣告?」

「洗腦」真的是好廣告嗎?
廣告你懂條鐵?
(我真的不懂)又為世界增多一點的神秘感。

網頁裡有一部分是「最新廣告及訪問」,可一次過觀看《康業》歷年來的廣告,作為一個公開小存檔亦不錯。很多公司缺乏整理和儲檔分享的事情,但對於公司的完整性是必然重要的一環。當中發現不少一分鐘廣告雜誌和特輯,可見公司放在TVC的資源相當多。(但可否不要常常找TVB的藝員合加製作,整件事好TVB 啊!好嘢都畀佢整cheap咗。)

期待它下次有更好的東西!
(起碼歌詞不只是2110)


康業信貸快遞 x 陳奐仁 2015 廣告 [HD]
http://youtu.be/NZ5sAbt82mg

康業信貸快遞網站
http://www.konew.com/

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

廣告觀點﹣﹣雞仔嘜 保暖新世代 心膚吸J-Fit Warmer 保暖內衣

這次,要說的是《雞仔嘜 保暖新世代 心膚吸J-Fit Warmer 保暖內衣》  這個廣告。
不說質量而言,廣告大部分未免太過參考於《超人特攻隊》。

首先,女孩的服裝,疑似,但又明顯參考《超人特攻隊》中的衣夫人。
本身黑色為主的服飾,轉換了白色。
眼鏡同樣的是圓框,髮型也相當近乎衣夫人的。
不過,廣告中所穿的裙子未免短過衣夫人(其實,衣夫人有穿Leggings)。

從網上找來的,原來衣夫人的造型是參考荷里活的電影服飾設計師Edith Head。 
詳情:http://disney.lovesakura.com/Joke/incredibles.htm

接著,廣告中的 「揀衫」的部分,畫面上也貼近電影的……
看多一點點,請自行按link 看看。

衣夫人 片段
(可由[ 01:12 ] 開始看)
http://youtu.be/iOpH6E7T6I0

雞仔嘜 保暖新世代 心膚吸J-Fit Warmer 保暖內衣
http://youtu.be/4jVCloDGlwM

VO上,又強加一些興奮的聲音。

[ 00:05 ]嘩~~
[ 00:07 ]呼~~~
[ 00:10 ]Yeah~~~~

算點先?加了嘩~~呼~~~Yeah~~~~是!不!會!興!奮!多!點!
錄VO的人,我相信也是迫不得已的說,誰想會「鍊」著喉嚨錄。
這個廣告整體對我而言,是極不討好的說。
廣告滿滿是Cyber 和高科技的感覺,事實上又可否做到呢?
避免過份參考,服飾上,為何不參考劉天蘭?起碼沒衣夫人參考得如此明顯,加上又可支持本地,而且劉天蘭是很能幹的形象設計師,參考她,絕不比衣夫人差。
VO的,絕對可以免去不興奮的興奮聲。句子上,也可找回廣告裡的女孩錄(不知是否要加錢,之後超支)。 正正常常錄一個VO,有嘗不可?




至於,那位童星,我相信,香港已經很難有「童真」的童星了!
在我的成長時代,著名的童星是「小柏林」和「東東」。
好幾年的,是Jacky 仔和譚真一。(嗯,看完《殺人犯》後,稱他為恐佈仔)
看著看著,童真的兒童已經愈來愈少。
而這個廣告用的,是近期人氣很紅很紅的Celine 楊鎧凝,好像是電視劇紅起來的角色。(我沒看電視良久而已。)
她未免太「老積」了吧!
先不說演技,常常跟大人做的表情動靜一樣,例如影相時「嘟嘴 」、「三七面」、生硬的笑容、濃妝等,跟「𡃁模」相同,欠的,兒童不賣身材。可是,從她的眼神,尤見空洞。

從古至今,女性已經嚴重被物化。
想不到,連兒童也漸漸的被侵蝕。
人人皆有不同的樣子和性格,為何大勢要強行包裝個個一樣?
看見她,我深深感受到價值觀快要被一體化。
夠了夠了!



香港,還有其他的「細路」,可不可嘗試找一些新的面孔?可不可打造新一個「萬寧妹妹」?
說起來,「萬寧妹妹」確實多一份童真,不造作,演起來亦比較自然,連化妝上亦偏向素顏。這樣的,才是童星應有的。
萬寧No.1 - 靚仔哥哥與可愛小妹妹 Winky 王允祈

請容許我口語化一點。
起碼,嗰細路唔會老是常出現。
更加,嗰細路唔會對住鏡頭「濃妝嘟嘴三七面生硬笑」同你賣廣告囉。Yeah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