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

廣告觀點﹣﹣睇住呀!保誠「守護一生」電視廣告 × 海洋公園 澳洲歷奇 2015 廣告

「撞橋」是常見,撞的主題很可能是一些時事熱話,或是炒熱的潮語。這次要說的是近日的﹣﹣「睇住呀!」

「睇住呀!」事源,是以下這個訪問。
東張西望呀叔: 睇住呀!



https://youtu.be/R7pstqkzDZg
(想快點睇住呀,可點擊到1:23)




而近日「撞橋」的兩個廣告,則是保誠保險和海洋公園的。
它們同樣地撞正「睇住呀!」,兩個不同類別的廣告,看看怎樣用「睇住呀!」。


保誠「守護一生」電視廣告

 

https://youtu.be/IW9BtSpRepU

海洋公園 澳洲歷奇 2015 廣告



https://youtu.be/X-ydSw18o-4




先說保誠的,它本身是一間來自英國的保險公司, 也有廣告資料庫,這是相當一讚的!作為一間公司,如果不能好好為自己的東西分類,實在有點說不過呢。資料整理,對公司和客人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,除了方便彼此,作為一個客人,會對公司大增信心,增加好感度。

這次的廣告內容,大約講述父親和兒子的日常生活,兒子相當活潑,父親憂心(又大驚小怪)兒子安全,不論兒子做什麼,父親都會用不同口吻說「睇住呀!」。最後兒子感受到父親的愛(倒不如說父親成功洗腦),兒子睡夢中亦說「睇住呀」。

[ 00:03 ] 父親(溫柔的):睇住呀
[ 00:09 ] 父親(緊急的):睇住呀!
[ 00:13 ] 父親(小小緊急的):睇住呀!
[ 00:15 ] 父親(不經意的):睇住呀
[ 00:17 ] 父親(溫柔的):睇住呀
[ 00:18 ] 父親(放不下的心):睇住嘞吓 
[ 00:21 ] 父親(緊急的):睇住呀!

(先不說00:23﹣00:24 的剪接有點突兀 )

[ 00:31 ] 旁白:想佢將來都有你照顧
[ 00:33 ] 旁白:由保誠全新子女計劃開始
[ 00:35 ] 旁白:為佢進修、工作同置業累積儲備

[ 00:40 ] 兒子(睡夢中):睇住呀

[ 00:41 ] 旁白:英國保誠,用心聆聽,更知你心

整個廣告總共有45 秒,未計「睇住嘞吓」,單單只是「睇住呀」,已經有七句,即是平均6.4 秒有一句「睇住呀」。「真心煩到抽筋!」想洗腦,重覆三次已經成功了,還要多一倍。

正常一個人,甚少用「睇住呀!」作為口頭禪。憑我想像,「睇住呀!」作為口頭禪,那人一定非
奸即盜,例如,電影中的不良份子經常用的一句:「𡃁仔,你好嘢!睇住呀你!」。又或者,那人經常遇到冒失鬼,冒失鬼經常「撞板」,那人一定經常對冒失鬼說:「睇住吖,你!成日咁唔小心!」總之,「睇住呀」並不是一個好的口頭禪。

旁白更是現時父母的(歪曲)心聲!父母照顧子女到進修,還可以理解,但要去到為父母要照顧子女到工作和置業,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在我而言,延續下一代某程度是愛的一種,同時也是自私的行為。延續下一代,除了為本身城市提供原動力,為社會得以繼續,個人層面實是一種追求永恆的舉動。一般人,對於血脈和近親十分重視,總是覺得死後留點東西在世上,例如子女、金錢、名譽等,好像肉身不在,卻靈魂健全在世上遊走。基於人性,一定給下一代最好的(換著我也會)。理由呢?寄望下一代是更完美的自己!把現在的不完美、未達成的願望、缺失等,由下一代替你實現你所想的完美和願望(普遍最易達成一定是物質或是證書),所以呢,下一代比上一代進化。

廣告成功播出,可能正好描述當下社會父母心態。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」,但作為一個父母,不是應該好好讓兒女跌過,好好體驗人生才是。只要不是太危險,都應該讓兒子試試亦不錯。廣告中的父親未免太過緊張了吧!(重點父親只有一句「睇住呀!」)兒子長大後,難道只有一句不合邏輯的「睇住呀」。

這次的保誠廣告,好像食錯潮語洗錯腦,但是成功擊到父母的心聲。究竟廣告應該是隆胸取悅觀眾,還是用心討好群眾?




接下來,要說是海洋公園的廣告。

海洋公園這次的廣告目的,大抵是宣傳新澳洲展館和全年証限定優惠。找來袋鼠、樹熊、熊貓一起視像通話,加上配音在[ 00:09 ] 大叫「睇住呀!」,還有[ 00:28 ] 大叫而聽不清楚的「邊個喺度笑?」,大致以聲奪人的廣告。

「睇住呀!」這句,亦沒必要出現的需要,有點強行的感覺,而整句感覺「參考」了<電視宣傳短片﹣﹣鋁窗穩固,你我安全>的[ 00:15 ] 的聲氣,兩個廣告應該找了林海峰配音。鋁窗安全廣告,配音急促大叫是符合情節需要,因為危險,所以要聲浪大引起別人的注意。相對之下,海洋公園所用的聲浪大的理由,欠缺有力原因。假設,跟朋友視像通話,除非那人本身是神經病,正常來說不會忽然大叫大聲地說話,朋友必定臭罵那人,耳膜會痛的!

一面「睇住呀!」,一面畫面上按下Enter,再大叫聽不清楚的「睇住呀!」,旁白亦接著說:

[ 00:10 ] 旁白:海洋公園澳洲歷奇,有小袋鼠樹熊教你Lohas 生活態度

接下來的畫面是一群袋鼠跳動和樹熊懶懶的出現,繼續動物的視像通話。另外,太多的角色和聲音,不能讓觀眾在短短30 秒專心吸收內容(雖然他們想製造熱鬧)。

(又先不說熊貓有黑眼圈的梗,笑點很低)

好了,什麼是Lohas 呢?接照百科維基的參考,樂活族(即Lohas )大約是快樂價值觀、追求健康、有機生活、注重環保等等。那,走一趟澳洲歷奇展館會令生活Lohas 多一點嗎?Lohas 的生活態度是大時趨勢,擊中的目標群是(懶係)對生活有要求的人,腦裡渴望和憧憬的生活,有多少人做得到「樂活族」(我知道說穿了是難受的)。Lohas 跟海洋公園所做的拉不上什麼關係,人山人海的海洋公園大部分不是香港人(請自己參透是什麼東西多)。細心留意,百科維基最底中的參見和相關,的確有點矛盾(反消費主義 VS 日出康城幕後東主兩個)。你買的,你住的,你活的,盡是不同不協調的心態,不能「言行一致」。不少人可以買到數千元的潮流服飾,但多少人可以襯出那種感覺和美感?

圖片來源:百科維基的截圖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8%82%E6%B4%BB%E6%97%8F

整個廣告,最實用的資訊只有兩個,第一是澳洲新展館即將開幕,第二是全年証限定優惠。動物中的對話,個人認為是內容空洞,填滿大部分的廣告時間。「睇住呀!」亦不是重點內容,只是想以聲浪大,輕輕的沾上潮語熱話,引起年青人共鳴。

嗯,如果以大聲來吸引耳朵聽廣告,算是成功的。可是呢,以上用「大聲」來表達的兩句旁白,真的最聽不清楚的兩句,而其他的動物對白卻是清清楚楚的,原因何在呢?真的,我首次看這個廣告,真的被嚇倒。後來再看,只是意識到這次海洋公園的廣告而已。有30 秒廣告,要推介兩個資訊,其實都綽綽有餘。嗯,會否用「澳洲在香港」的概念會更好呢?重點是不用乘搭飛機可親親袋鼠和樹熊(雖然這個是老掉牙的點子)。再多點宣傳,會否弄一個「澳洲體驗日大抽獎」,讓幸運兒會照顧袋鼠或樹熊半天。感覺總好過現在的……




總括而言,兩個廣告雖然撞正「睇住呀!」這句潮語,可是他們所表現的方法和推廣產品不同,如有雷同,實屬巧合。他們(應該?)擊中目標群眾,但略有不足的地方,希望將來會出現更好的廣告吧!